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0-28 09:07:22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

①2022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②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③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今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④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近年来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由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例。该建筑地处著名的苏州园林忠王府和拙政园旁边,楼层不高,灰白色调,青砖铺地,窗格透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它继承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灰白色调和传统的粉墙黛瓦非常协调。不仅如此,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前者为欧洲古典建筑,凝重、端庄、厚实,代表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后者多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富有现代感,代表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的新上海形象。这两组地标都切合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文脉,又互为映衬,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双城记,成为今天上海最显著的标志。

⑤强调城市新地标要与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不是说一味复古,不要创新,只是说创新首先要有个文化底色和基调,这个底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如国家馆的故宫红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又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世博中国馆的建设,将为2022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

l.第②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用意是_ 。(2分)

答案:2分。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集了城市的魅力(1分),彰显了城市的特色(1分)。

细解:问的是用意是,是在问第②段中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的目的。根据第②段相关句子的句间关系,我们知道列举了我国多处城市景观旨在举例说明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等于是原文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之前有一个如字。回答问题应该尽量用概括性的语言,所以答案是:具体说明城市地标聚集了城市的魅力,彰显了城市的特色。最好不要照抄原文。

本题考查的能力点是:能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能分析文章思路、结构及写作特点。

2.第③段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一句中败笔的意思是_ (2分)

答案:2分。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1分)新地标(建筑或景观)(1分)。

细解:考查的能力点是:能读懂文章的内容,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词句的意义。题目中的意思是_ ,实际上问的是该词语在文中所概括的事实,即包含的内容。明白了这一点后就好办了,它所概括的内容是很多城市的新地标,与周边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归纳概括后,就是: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

3.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地标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

C.历史文脉也是王国维说的城市政治与文化之标征。

D.城市新地标与历史文脉相协调要有文化底色和基调。

答案:3分。B。

细解:考查能否正确把握文章内容。题干明确是:对历史文脉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考查考生能否对原文相关信息的准确把握,我们只要学会比、对就可以。夸大其词不对,以偏概全不对,张冠李戴不对,时空的长度、宽度不一致也不对。总之,范围与分寸非常重要。原文说:所谓历史文脉,,它是在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而B项却是: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时候产生和发展的。就属于在时间长度上不同。

4.阅读第④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3分)

答案:2分。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答对一点得2分。

细解:这道题目是考查把握思路的能力。因为只要能敏锐地注意到文中不仅如此一词,马上就可以筛选出两个要点:(1)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2)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概括起来就是: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

重申我的观点:把握文章思路是做一切阅读试题的基础。

5.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80字左右)( 5分)

答案:5分。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2分,必须出现三点:国家馆、斗拱造型、故宫红色调。答出两点得1分),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1分,必出现两点:地区馆、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1分),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1分)

细解:考查的能力点是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明白筛选的对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特别要注意文化底色一词,它不仅包括中国元素,还包括哲学思想、理想憧憬等内容。但是可能会有学生因为对这个词理解不到位而概括不全面。这提示我们,语文的备考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语文素养,需要有深度的阅读。然后是筛选范围:全文。最后是整合:概述。还有字数限制:80字左右。这道题目较之之前年份的写内容摘要等要容易一些。

TAG标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553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