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秋日酬王昭仪》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0-18 01:09:0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原文】秋日酬王昭仪
作者: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1、诗的颈联万叶一灯两词颇有韵味,请简要分析。(5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愁的原因。(6分)

3、愁是这首诗的诗眼,诗的首联、颔联是如何表现这种浓愁的?(5分)
4、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

参考答案
1、万叶一灯对仗工整,秋风中万叶飘摇,夜雨中一盏昏灯渲染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气氛,情景交融,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悲切与难禁归思。
2、时令惨淡,夜雨难眠;无人赏识,报国无门;辗转飘零;亡国背家;

3、首联通过写斟酒、挑灯、看剑、流泪等动作神态表达愁绪(2分);颔联用典(1分),写空有黄金台,枉调碧玉歌,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2分)
4、情景交融的手法(答衬托或借景抒情也可)(2分)。颈联写秋风万叶,衬托其孤寂悲切;写孤灯夜雨衬托归思难禁。尾联以景结情,用梧桐夜雨,寒气萧萧,构成凄切悲凉的意境(2分)。全诗抒发了深沉悲切的亡国之痛故乡之思(2分)。

翻译赏析

作者简介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宋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宋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3966.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秋日酬王昭仪》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