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1-26 09:18:42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

郜元宝

今天,对学术文化、文学和书籍的极端粗俗的尊崇,较之以往各种形式的极端虚无主义,或许更具破坏力。

很多地方花大把银子重建古史,重修古籍,美其名曰文化工程;很多强势媒体设立权威文化学术讲座,请学者们向大众普及国学常识,于是《论语》、《庄子》继盛演不衰的清宫戏之后,以更大规模和更强感召力轮番轰炸;很多书商和评论家合谋,频频颁布年度文学排行榜,推出年度巨著;很多文化新星一夜之间被制造出来。

而在这人为的哄闹中,普通人对学术文化乃至一般书籍的朴素情感也惨遭扭曲。

80年代文化热过后,一度出现文化冷淡期,害得90年代初一班知识分子忧心忡忡警告人文精神失落,哪知招来另一群知识分子的讥笑,认为这是呼吁在新经济政策下优待知识分子,好比鲁迅小说《理水》所讽刺的文化山上的文化人,因为被委以重任,就以国粹自居,要求也像文化那样被供养起来。

文化人在新世纪并没有被普遍养起来,但出人意料的是,文化本身确乎被委以重任了。瞄准巨大商机的强势媒体与出版机构向大众灌输的文化信息之丰富之沉重,人文精神讨论的发动者们恐怕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现代的读经举步维艰,新世纪的读经研史运动却异常顺利,几乎达到全民响应的地步。

但如此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发挥的功能并非文化普及或文化教育。权威机构恐吓大众:必须无条件地具备更多的文化知识,必须积极参与新的文化造神运动,必须踊跃购买不断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否则就会丧失人之为人的根本,就会错过造就自己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就会落后于浩浩荡荡的世界大势,就会被当代文化唯一合法、健康、有生命力的主流所抛弃。这不是文化恐吓是什么?

文化匮乏时代高玉宝我要读书的经典诉求,如今已经变成文化泛滥时代你必须读书的绝对命令;我要文化已经变成你必须拥有文化。文化好像并非人类精神自由驰骋的蓝天绿野,书籍好像并非可以自由结交的良师益友,书、学术文化以及死而未僵的文学好像都变成了须顶礼膜拜的偶像,在心理上压抑、恐吓着个体乃至整个族群。

鲁迅小说《风波》写茂源酒店老板赵七爷,因为家藏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就自诩博学,动辄拿燕人张翼德说事,甚至捏起空拳,仿佛握着无形的蛇矛模样,恐吓乡下人:你能抵挡他么!真心劝人读书,这种赵七爷式的脾气总要改一改。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文章的第二段可知,今天不断推出的年度巨著和文化新星,都是书商和评论家合谋炮制出来的,根本不值得读者推崇。

B.面对80年代的文化冷淡期,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警告说人文精神失落,而这又招来另一群知识分子的供养文化人的呼吁。

C.权威机构恐吓大众要想无条件地具备更多的文化知识,就必须踊跃购买不断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

D.在作者看来,文化应当是人类精神自由驰骋的蓝天绿野,书籍也应当是可以自由结交的良师益友。

18.总观全文,如此被委以重任的文化实际发挥了怎样的功能?请加以概括。(6分)

答:    

19.请分析文中最后一段引用鲁迅小说《风波》的情节有何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7.D(A.根本不值得说得太绝对。B.供养文化人的呼吁是另一群知识分子的讥笑。C.强加条件关系,应是并列关系)(3分)

18.扭曲了普通人对学术文化的朴素情感;以学术文化或文学的名义,对大众实行精神恐吓。(6分。每点3分)

19.以形象化的议论,将权威机构恐吓大众与鲁迅小说《风波》中的赵七爷恐吓乡下人相类比,在辛辣讽刺的同时,希望真心劝人读书,就得改变对大众实行精神恐吓的脾气。(6分。其中类比2分,讽刺或批评2分,作用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364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被委以重任的文化》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