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展开全部

收起全部

《“孝”与“教”》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 时间:2022-11-15 21:19:20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稿

孝与教          高 伟

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孝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是人类道德的基石。育人先育德,立德先立孝。作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基石和栋梁的青少年,更要知孝,懂孝,行孝。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因而奠定了教的伦理学基础。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悌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从语用学的角度讲,教字,左从孝而右从文,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有些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有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对此,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以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本真的孝是平等性而非片面性的,是正常而非反常的,是生成拓展的而非家族本位的。孝常相对于慈,所以并非父欲子亡,子不得不亡,而是体现亲子的平等性。原始形态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所以并非只是出于哗众取宠或入仕进阶的功利需要的愚孝或伪孝,而是一种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孝虽原为奉养父母,但却可以拓展为家国天下的一种精神依据。对个体而言,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对国家而言,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孝成为一切伦理规范的内在衡准,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因此,在拓展意义上,孝并非仅指能养,还包括尊亲、弗辱在内的境界与层次。在现代社会日益远离传统文化并日益摧毁传统文化以建立新文明的今天,有必要特别强调教育的内在伦理价值,也就是强调建立在孝悌基础上的人所共知的普泛性伦理价值。我们的道德教育要牢记一个起码的道理,即一个根本不能孝、悌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爱其家国的。

弘扬中华孝文化,还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如果人们都能够从起码的能养,始终如一地向尊亲、弗辱的境界努力,从而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都将是和谐圆满的,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选自网文,略有改动)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将孝与教的社会价值统而为一的文化。

B.孔子认为,孝是道德修养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终结点。

C.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认为,学文的根本目的是发掘其中的伦理价值。

D.原始社会的孝是子代对亲代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不是愚孝或伪孝。

6.C(C项见原文第4自然段的相关表述。A项见原文第2自然段的相关表述,此项将原文说的某种意义上偷换成了实质上,把本是难以或无法明确归类的一种表述,偷换成了一个肯定而明确的判断。B项见原文第3自然段中孔子的原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后一分句的意思是(孝)是一切教育或教化活动的出发点。此项后一分句曲解了孔子的话,即把孝与教的关系弄反了,并把出发点说成了终结点。D项见原文第5自然段的相关表述,原文是说原始形态而非原始社会)

7.下列表述,不属于弘扬孝文化的现实意义的一项是

A.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是人类道德的基石。育人先育德,立德先立孝。作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基石和栋梁的青少年,更要知孝,懂孝,行孝。

B.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

C.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有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而是在本真的意义上拓展而成的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的伦理纽带。

D.如果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那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都将和谐圆满,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所追求的最为根本的教育价值。

7.B(从文段中的语境来看,B项主要是谈传统教育哲学的意义,而不是在谈弘扬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而A项是从育人先育德,立德先立孝的角度来谈弘扬孝文化的现实意义。C项是从达到个体与群体和谐共处 的角度来谈弘扬孝文化的现实意义。D项是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谈弘扬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学校推行五心(忠心、爱心、关心、信心、孝心)教育,是因为孝心教育是一种最基础的伦理教育。

B.要使人成为不恶于人,不慢于人,具有孝悌品德的人,关键还得靠教育或教化发挥作用。

C.当前的应试教育也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古代的学文一样具有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的作用。

D.弘扬中华孝文化,应摈弃像二十四孝图中所宣扬的那些愚忠、愚孝,而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

8.C(根据原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可发现C项将应试教育同学文等同看待是混淆概念。根据原文第1自然段中所指出的育人先育德,立德先立孝。作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基石和栋梁的青少年,更要知孝,懂孝,行孝,可知A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根据原文第3自然段中所引述孔子的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以及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悌的人,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可知B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根据原文第5、6自然段中所指出的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愚忠、愚孝,弘扬中华孝文化,还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使孝的含义由奉养父母提升为奉献于国家与社会的高度, 可知D项的理解和分析是正确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xiaorob.com/zhuanti/ydlj/10561.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孝”与“教”》阅读理解试题及答案

手机扫码分享

Top